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剃度①

作者:丁丁冬字数:3317更新时间:2023-05-19 13:08:59
  福灵想着,忙命人扶起静慧师太,静慧师太双手合十道:“阿弥陀佛,贫尼是金城人,与忠烈公一家乃是旧识,今日得见郡主,贫尼心中激动难抑……”
  说着话喉间哽住,竟是红了眼圈。
  俞夫人见状,忙请福灵与静慧师太进了旁边小室,亲自端了茶来,出去带上了房门。
  小室内只剩二人,静慧师太未语泪先流,起身又要跪下去,福灵忙拦住了,和气说道:“师太请坐着说话。”
  静慧师太这才坐回去,拭泪说道:“贫尼俗名秋萍,是萧夫人的陪嫁丫鬟,二十岁的时候跟衙门里一位书吏成了亲,成亲后夫人让我一心顾着自己的小家,不许我再去侍奉,我自小就在夫人身边服侍,自然舍不得,隔三差五过去叨扰,将县衙当做了娘家。
  我的夫君为人勤谨,夫人又常常照顾我们,日子过得十分和美,几年后,我们添了一双儿女,夫君升了典史,我心满意足。
  到我三十二岁的时候,甘州府合黎县县衙主簿有了缺额,萧县令便将我的夫君荐了过去,我虽为夫君高兴,可想到要和夫人分开,我满心不舍。
  我们在合黎住了十年,其间依然与夫人常来常往,孩子们渐大,我们也年过四旬,以为一辈子就这么顺顺当当过去了,谁知狄军一夜之间占领肃州,然后一路攻城掠敌,一直打到了合黎县。
  我的夫君与儿子为守城战死,我与女儿躲在一座尼寺,侥幸活命。
  其后凉州沦陷,只剩了金城未落敌手,我每日在佛前为夫人一家祈愿,只愿他们平安。
  三年后突有一日,金城传来消息,说老爷和夫人带着一双儿女跳下城墙自尽,我觉得人生无味,万念俱灰,待女儿出嫁后,便落发为尼,其后辗转来到边城云居寺。
  因为与夫人三年未通音讯,我并不知道夫人又添了小儿子,我一直以为跳下城墙的一双儿女就是明庚与芸雪,直到前几日玉茹认出了我。
  她问我,你是不是秋萍姨姨,我是茹茹啊,我娘叫做夏荷。
  夫人有两位陪嫁丫鬟,一个是我,一个就是夏荷,她嫁了金城驿站的驿丞,我最后一次见到玉茹的时候她才六岁,没想到她竟然记得我,她说一进寺院就觉得是我,但是没敢多问,直到慢慢相熟,才敢问起。
  我与她哭着厮认过,问她如何来了边城,如何成了大将军的妹子,似乎大将军并不姓胡。
  我这才知道,胡兴那孩子十多年前就去了,也知道了镇国大将军就是明庚。”
  静慧师太落下泪来:“明庚与芸雪只差着一岁,夫人生下芸雪后,顾不上管他,他哭得厉害,我那时候刚生了儿子,奶水又足,索性两个一起喂,明庚打小叫我一声娘,我心里也当他是儿子一样。我以为他死了,没想到还活着,还成了一品镇国大将军。”
  静慧师太抖着手说道:“我恨不得马上见到他,可玉茹说他不在边城,奉旨赴京去了,我无奈作罢,只盼着他早日回来。不曾想今日能见到郡主,我心里觉得,如同见到明庚一般,若是夫人还在,一定与我一样,看见郡主就十分喜欢……”
  静慧师太又是激动又是伤怀,颤抖着说不出话来。
  “原来师太是明庚的长辈,是我失礼了。”福灵含泪说道,“明庚总说在这世上没了亲人,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,若知道师太就在边城,他非高兴得疯了不可,一定会迫不及待前去拜见师太。”
  静慧师太眼泪直流,长叹一声道:“是啊,孤零零一个人,他该有多害怕。明庚是个胆小的孩子,怕黑怕虫子怕狗,可他生怕别人知道他胆小,舞刀弄剑的假装自己很厉害,我们也就假装不知道。这样一个孩子,竟然上了战场,竟然说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,我不信,可又不由不信,否则怎么能活下来?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?我想到这些就心如刀割……”
  福灵也落下泪来,轻声说道:“好在都过去了,他如今挺好的。”
  师太哭了好一会儿,方止了眼泪,对福灵说道:“大将军府里的详细情形,我已问过玉茹,知道明庚与郡主恩爱,我十分放心,如今只在佛前祈愿,愿你们早日生下儿女,为萧家延续香火,老爷夫人泉下有知,定会欣慰。”
  福灵微红着脸小声说道:“会的,我和明庚也都盼着呢。”
  “说到玉茹。”师太顿了一下,“她的性情倔强古怪,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错,只埋怨明庚无情,埋怨郡主不贤,与我相认后,她渐渐有了些转变,她说自己因小时候流浪,无依无靠吃尽了苦头,明庚救回她以后,她就将明庚当做天神一般,依赖他离不开他,认定他是自己得男人。我劝她说,你只想着自己,没有替明庚想过,他当你是妹妹,对你没有男女之情,你一味逼他,只能让他厌恶你,最终连兄妹之情也断送了。”
  福灵并不想知道胡玉茹的任何事,可出于对师太的尊重,耐心倾听着,微笑说道:“玉茹肯跟师太说心里话,想来是将师太当做了亲人,还请师太多教导她。”
  “玉茹是夏荷的女儿,便是我的女儿,我怎么疼爱自己女儿的,就怎么疼爱她。”师太怜悯说道,“她这些日子比刚来时娴静许多,常常找我说一说自己的心事,我为居士讲佛法的时候,她就躲在一旁偷听,还会问许多问题,似乎颇有佛缘。”
  “我刚刚听师太讲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化身,感觉心头一阵清明。”福灵笑道,“若是佛法能感化玉茹,倒是功德无量。”
  “会的。”师太双手合十道,“佛法无边,普渡众生,玉茹早晚会想明白的。”
  又叙一会儿闲话,师太情绪渐渐平稳。
  俞夫人进来试探说道:“午宴准备好了,请郡主和师太挪步过去。”
  福灵唤晴香进来侍奉师太洗手净面后,与师太一起来到摆宴的花厅。
  俞夫人专门安排一桌素宴,福灵便与师太一席。
  樊夫人见状也来凑热闹,又有俞夫人,二夫人,徐夫人,六个围坐。
  只程夫人不爱吃素,躲在别桌去了。
  席间福灵连声夸赞素斋新鲜美味,静慧师太笑道:“敝寺的素斋也还不错,改日下帖子请郡主过来尝尝,郡主务必赏光。”
  “何止是不错。”樊夫人笑道,“云居寺的素斋可是出了名的美味,多少人求之不得呢。”
  “那我一定要过去品尝一番。”福灵笑道。
  “求郡主带上我们。”俞夫人笑道。
  二夫人和徐夫人也眼巴巴看着她,福灵看向静慧师太,静慧师太笑道:“郡主喜欢带多少人,就带多少人。”
  众人都不胜欢喜。
  满月宴后,独孤娘子来信说最近害喜严重,福灵想去往玉门关探望她,盘算着中秋节前赶到,可以陪她一起过节。
  樊将军得到张将军禀报,又紧张上了,出城尚不放心,何况是远赴玉门关?
  便携了樊夫人前来相劝,福灵想起草原上偶遇的那个男子,觉得樊将军说得有理,危险无处不在,自己还是老实些。
  无奈叹着气给独孤娘子回信,又吩咐墨香准备一些能减轻害喜的食材。
  信件和东西送走,正百无聊赖,静慧师太打发两个小尼姑送了请帖来,请她前往云居寺游玩。
  福灵忙忙打发人告知几位夫人做好准备。
  隔日一早,几辆马车在队伍护卫下出东城门,沿着官道行五六里,来到一座山下。
  静慧师太已早早带人在山门等候,待福灵一行下了马车,陪着她们拾阶而上,往寺院而来。
  福灵想起三月里和樊夫人过来赶庙会,那会儿石缝里的新绿还只是针尖大小的点,如今绿草疯长,风中带了凉意,眼看就要入秋,接着迎来漫长的冬季,不由感慨边城的春夏如此短暂。
  又想起在庙会上给大将军买了一堆零碎,他竟视同宝贝,低下头咬了唇偷笑。
  “明庚可有信来?”静慧师太问道。
  “没有。”福灵摇摇头,“如今京城里正值多事之秋,也许,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。”
  静慧师太双手合十说一声阿弥陀佛,点头道:“郡主说得在理,只要平安就好。”
  他没有消息,哥哥也没有消息,她难免焦灼。
  樊将军告诉她,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。
  是啊,没有消息,就说明他没有造反,也没有因非诏进京惹出事端。
  静慧师太又道:“玉茹打算今日剃度,知道郡主与各位夫人要来,说是剃度的时候,请郡主与各位夫人进殿观瞧,也算是了断她最后一丝尘缘。”
  众人齐齐愣住。
  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  感谢在2021-03-31 23:38:37~2021-04-02 02:07: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  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emilyloveread 1瓶;
  追-更:po18gw.vip (ωoо1⒏ υip)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